印度医生怎么治间质性膀胱炎?——王医生解读GIBS指南

GIBS指南
该指南是全球间质性膀胱炎/膀胱疼痛学会(GIBS)于2024年发布的,指南由印度多位专家(如Rajesh Taneja、Sanjay Pandey等)共同编写,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经验,特别考虑了印度医疗环境的特点,对发展中国家有较强的临床指导价值。GIBS指南结合了全球经验和印度本地需求,具有一定的区域针对性。与AUA和ESSIC相比,GIBS指南更注重临床实用性,而非学术研究导向。
王亮医生
医学博士
间质之家创始人
王亮医生将带我们一起解读该指南,并给出点评,仅供参考。

IC/BPS定义为:下腹部或泌尿生殖区疼痛或不适,持续3个月以上,通常在膀胱充盈时加重,伴有尿频、尿急、夜尿等症状,且排除其他可疑病因。强调疼痛与膀胱充盈的关系,但不强制要求膀胱镜检查发现典型病变。GIBS强调,IC/BP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。
AUA定义较宽泛,症状持续6周即符合标准,未特别强调疼痛与膀胱充盈的关系。ESSIC指南更严格,要求膀胱镜检查和活检确认病理改变(如Hunner溃疡)。

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(如疼痛特征、相关疾病史)和体格检查,突出高临床怀疑指数的重要性。提供鉴别诊断问题(如过敏史、饮食变化)以排除混淆性疾病。

GIBS必做检查:病史、体检、尿液分析、超声检查、膀胱镜检查+活检。GIBS推荐检查:尿培养、尿细胞学、症状评分、生活质量评分、Apollo临床评分系统。GIBS可选检查:尿动力学检查。
AUA推荐尿培养即使尿液分析正常,重视低水平细菌感染的可能性。ESSIC高度依赖膀胱镜检查和组织学,诊断流程更复杂。日本指南与GIBS类似,但未突出疼痛与膀胱充盈的关联。

GIBS多层次治疗:患者教育、行为疗法、饮食调整、口服药物(如阿米替林、戊聚糖多硫酸钠)、膀胱内治疗(如DMSO、肝素)、手术(如膀胱切除术)。
AUA指南也有类似的分级治疗,但近年已经弱化分级概念,转而强调个性化治疗,所谓“医患协同”理念。ESSIC指南更青睐病理分型的治疗方案。日本指南和GIBS理念一致。特别指出,GIBS提供了一种“有趣”的疗法:戊聚糖多硫酸钠膀胱内制剂,通常情况下该药物是口服制剂,而使用膀胱灌注的方法确实未见报道。

GIBS指南使用专门章节,介绍了疼痛管理问题,采用WHO疼痛阶梯模式,结合药物(如NSAIDs、阿片类药物、加巴喷丁)、物理治疗和心理干预。

全面性:覆盖IC/BPS管理的各个方面,从病史到手术治疗,内容详尽。
个性化:强调多学科合作和个体化治疗,符合IC/BPS的异质性特点。
疼痛管理:专门章节关注患者主要症状,弥补其他指南的不足。
区域适应性:针对印度医疗环境优化,具有实用价值。

证据支持:依赖专家意见,部分推荐缺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支持,可能影响信度。不过,由于间质性膀胱炎发病少且异质,缺乏大量可靠的临床研究,各国指南也难以拿出可靠证据。
治疗可用性:戊聚糖多硫酸钠膀胱内制剂没有相关研究佐证。王医生理解这可能是一种尝试。
操作细节:膀胱内治疗和手术的具体指导较少,实用性受限。不过,目前还没有相关指南给出操作细节。
《GIBS IC/BPS临床实践指南3.0》是一个非常强调实用性、效费比的指南,这也是符合印度国情的。在一个超级人口大国且收入差距巨大的国度,推广间质性膀胱炎的诊疗,实属不易(点赞了)。特别是在疼痛管理方面和诊断费用控制方面,尤为突出,想必由于治疗效果的局限,可能很多印度患者需长期口服止痛药。PPS的灌注疗法,给人印象深刻,印度医生已经摒弃了欧美严谨的药物适应症和适用范围,实践了务实精神,难能可贵。
科学〡客观〡严谨〡公益
泌尿疑难病研究
诊断〡治疗〡康复〡健康咨询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