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动力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初步探索
近日,王亮医生受邀在京参加学术交流,并阐述了《光动力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进展情况》,受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。

我们分析了近3年来60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病例资料:流行病学、病史、膀胱镜检查、病理等信息,提出新的分类假说。



如图治疗场景及采用药物
光动力治疗在间质性膀胱炎中的探索和应用:
我们选择了40例患者纳入研究,光动力治疗后6个月复查膀胱镜,总有效率达到70%。

治疗原理:
光动力治疗原理是特定波段的光波会激发某种物质发生光化学反应,而这种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和物质可以起到杀伤目标组织的功效。这种能发生光化学反应的物质成为光敏剂。由于不同组织或细胞对光敏剂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,所以光化学反应可以特定的靶向目标组织。如肿瘤代谢活跃,可以较正常组织吸收更多光敏剂,在间质性膀胱炎,Hunner溃疡可以浓聚光敏剂,具有很好的靶向性。光动力治疗靶向性优越,对正常机体无毒副作用、不抑制免疫系统、骨髓造血组织。
适应症:
分散体梯度本质是组织对光敏剂的浓聚能力,通常高代谢组织对光敏剂浓聚能力强,富血管组织浓聚能力强。所以针对间质性膀胱炎,建议光动力治疗试用于Hunner溃疡型。通常类型的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浓聚能力差,靶向性差。但也有例外,某些富血管类型的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、伴有腺性改变的膀胱炎也适用光动力治疗。此外光动力适用于一些特殊解剖位置的炎性改变,如输尿管开口,三角区炎性改变等,这些位置采用传统TUR往往导致不可逆的下尿路症状。
以下列举适应症:
1.发现Hunner溃疡的间质性膀胱炎;
2.富血管类型的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;
3.腺性膀胱炎;
4.富血管类型的高敏感膀胱;
5.膀胱黏膜白斑;
6.累及输尿管开口、三角区、尿道等不适用TUR治疗的病变;
7.嗜酸性粒细胞膀胱炎;
8.下尿路顽固耐药菌(生物膜)或L型细菌感染。
禁忌症:
1.妊娠期、哺乳期妇女;
2.已知对试验药品或相关药品过敏者;
3.曾有膀胱挛缩病史或膀胱功能性体积小于100mL;
4.尿道严重狭窄不能置入膀胱镜者;
5.检查发现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或其他器官肿瘤者;
6.患有严重的凝血功能、肝肾功能、造血功能障碍等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;
7.患有免疫功能低下、获得性、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者;
8.患各种精神障碍、严重心脑血管疾病、心肺功能障碍等不能耐受手术者;
9.存在活动性感染:急性肺炎、活动性结核、严重尿路感染者。
术前准备:
术前向患者充分解释光动力治疗的原理及治疗后可能发生的结果。由于大部分患者是在近期膀胱内镜检查术后,所以前次手术操作导致的出血、感染等因素需要考虑在内。如果患者近期曾行过TUR手术,建议在术后4-5天行光动力。该时间的选择是基于光动力治疗尽量与TUR同步,达到对病灶的完整清除。拔除尿管时间建议在TUR术后1-3天择期。光动力治疗前需完善凝血象及尿常规检测,排除感染因素,预期术中出血量。这是因为光动力治疗术中视野的透光度直接影响光动力治疗效果,比如术中发生出血可能导致光波散射影响光化学反应发生。
麻醉选择:
麻醉方式建议以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为主,也可以采用静脉注射麻醉。但静脉麻醉稳定性差,术中患者扰动可能影响操作。不建议采用表面麻醉。这是由于光动力治疗过程会产生严重疼痛。本研究发现硬膜外麻醉效果更好,因为光动力治疗导致的疼痛在全麻清醒后仍存在。
手术方法:
采用定向性好的内镜系统,这样才能保证光纤前端框量小,稳定性好。器械有很好的前端视野,不遮挡光纤球头。故建议使用30°镜或以上。
术前患者膀胱内灌注光敏剂,以卟啉化合物(喜泊芬Ⓡ)为例,通常灌注后在膀胱保留1小时以上。故手术室准备需要配合患者药物灌注时间,这是因为部分患者因为病情的原因或者药物刺激性,通常不能较长时间保留药物。
术中将光敏剂排空后,使用冲洗液清洗膀胱内部,必要时清理血块及多余组织,保证视野清晰,靶组织暴露充分。
并发症及处理方式:
光动力治疗过程,光照开始即可发生光化学反应,该反应可以引起严重疼痛反应,也可以形成大量炎症因子产生,故麻醉过程需注意患者应激反应发生,必要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。
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下尿路的灼烧样疼痛,甚至刀割样疼痛,这是由于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刺激导致。可以常规使用镇痛治疗,如非甾体抗炎药物,间苯酚。通常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较好缓解疼痛。
由于膀胱灌注光敏剂,血液吸收极少量,故术后患者无需避光。
科学〡客观〡严谨〡公益
泌尿疑难病研究
诊断〡治疗〡康复〡健康咨询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