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鲁司特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新希望

1998年MSD(默沙东)上市一种针对哮喘的口服药物,取得巨大商业成功,分子结构如上。

间质性膀胱炎的病理分析,可以看到膀胱粘膜肥大细胞增多,慢性炎性细胞浸润,血管增生且扩张,粘膜水肿。这一系列的病理特点提示孟鲁司特可能对间质性膀胱炎治疗有效。
目前有以下研究支持孟鲁司特的疗效。

2001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Bouchelouche教授,在人逼尿肌首次发现白三烯受体的存在。同年在10例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口服孟鲁司特3个月,患者24小时尿频、夜尿和疼痛明显减少。2006年Bouchelouche教授进一步证实白三烯可以增强人逼尿肌对组胺的反应。

2011年美国克瑞顿大学Traut, JL教授报道:一名 64岁男性有IC病史,之前曾尝试过索利那新、度他雄胺和坦索罗辛,但IC症状减轻效果甚微。当开始使用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鼻炎症状时,治疗期间尿急和疼痛明显改善。

2018年巴基斯坦Wajih Ullah教授病例报道一位26岁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使用孟鲁司特有效。

2023年土耳其Alanya Alaaddin Keykubat大学Gunizi教授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发现,孟鲁司特可以显著改善大鼠膀胱炎导致的IL-6、IL-8、VEGF和 TNFa水平,具有明显抗炎活性。

2023年中国间质之家王亮博士观察40名非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,使用孟鲁司特有效。但该研究同时口服了其他抗组胺药物,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。但孟鲁司特并没有产生显著副作用。

白三烯(LTC,LTD,LTE)是强效的炎症介质,与白三烯(Cyd_T)受体结合,参与到多种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。在哮喘中,白三烯介导的效应包括一系列的气道反应,如支气管收缩、粘液分泌、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。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生物测定显示,孟鲁司特对CysLT 受体有高度的亲和性和选择性。孟鲁司特在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原理,可能类似于哮喘。
最后,间质之家推荐孟鲁司特使用方案附副反应及应对措施。
适应症:非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,伴有过敏性疾病的LUTs患者,高敏感膀胱可尝试治疗。
推荐剂量:**mg/天(安全起见,此处隐去数值),口服三周仍无效建议停药。
副作用:少见。多见的是腹痛和头疼。临床试验结论发现副作用和安慰剂类似,总的来说是安全的。
注意事项: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执行,严禁私自尝试。
科学〡客观〡严谨〡公益
泌尿疑难病研究
诊断〡治疗〡康复〡健康咨询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