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常用口服药物解析(一)

首页    治疗指南    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常用口服药物解析(一)
关于间质性膀胱炎口服药问题

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常用口服药物解析(一)

作者:王亮医生

目前国内外针对间质性膀胱炎的主要口服药物主要分以下6类。

 

1、抗抑郁药物。代表药物是阿米替林、黛力新。

阿米替林

 

作用原理:5-羟色胺、去甲肾上腺素神经,阿片受体激动作用,Na离子通道阻断作用,NMDA(N-甲ji-D-天冬氨酸)受体阻断作用。阿米替林可以从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多个层面抑制神经传递,起到镇痛、缓解焦虑的效果。有报道阿米替林有较弱的抗组胺效果和稳定肥大细胞的作用。但阿米替林最重要的作用仍是中枢性镇静镇痛。

适应症:尿频尿急导致的焦虑抑郁状态、失眠。下尿路灼痛,刺痛。

副作用:常见有口干、嗜睡、便秘、视力模糊、排尿困难、心悸。偶见心律失常、眩晕、运动失调、癫痫样发作、体位性低血压、肝损伤及迟发性运动障碍。

用法用量:一般初始剂量为12.5mg睡前服用,以1周为间隔每周增加25mg,至疼痛缓解或产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,一般不超过75mg/d。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执行。

 

黛力新

 
 

作用原理:黛力新实际上是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复方制剂。和大多数的精神用药类似,黛力新的作用原理和多巴胺受体的阻断作用有关。氟哌噻吨是一种神经阻滞作用,起到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。美利曲辛与阿米替林十分类似,但作用要弱一些。

适应症:尿频尿急导致的焦虑抑郁状态、失眠。但黛力新对疼痛作用要弱于阿米替林。

副作用:常见的如疲倦或兴奋、头晕、心律失常、尿潴留、口干、便秘,心律失常、低血压。

用法用量:通常每天1片,尿意严重患者每天2片。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执行。

2、抗癫痫类药物,代表药物是加巴喷丁、普瑞巴林

加巴喷丁

 
 

作用原理:增强γ-氨基丁酸介导通路的抑制作用,拮抗NMDA受体,拮抗中枢钙离子通道,抑制神经传导。

适用症:慢性下尿路疾病的神经性疼痛。

副作用:常见的为嗜睡、眩晕、运动失调、疲劳、眼球震颤、头痛、震颤、复视、鼻炎及恶心与呕吐。

用法用量:通常第1天300mg,睡前服用;随后每天增加300mg。在下尿路疾病患者可口服到900mg。

该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口服。

 

普瑞巴林

 
 

作用原理:原理和加巴喷丁类似,但普瑞巴林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。

适用症:慢性下尿路疾病的神经性疼痛。

副作用:水肿、头晕、嗜睡、共济失调、头痛、语言障碍、震颤、健忘、神经错乱、思维紊乱,体重增加,口干、便秘,视力模糊。

用法用量:初始剂量一次75mg,一日2次或一次50mg,一日3次。该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口服。

 

3、抗组胺药物,代表药物是左西替利嗪,氯雷他定片。

左西替利嗪

 
 

作用原理:盐酸左西替利嗪,属于第三代抗组胺药物,可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体。有效抑制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浸润、肥大/嗜碱细胞的脱颗粒反应。

适用症:间质性膀胱炎急性期发作,合并变态反应的泌尿系患者。

副作用:常见嗜睡、口干、头疼、乏力。

用法用量:每天1片。该药物属于新一代抗组胺药物,较为安全,患者可自行购买。

氯雷他定

 
 

作用原理:氯雷他定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,具有选择性地拮抗外周组胺H1受体的作用。氯雷他定较左西替利嗪作用时间长,但左西替利嗪起效速度更快。

适用症:间质性膀胱炎急性期发作,合并变态反应的泌尿系患者。

副作用:可有乏力、头痛、口干。

用法用量:每天1片。较为安全,患者可自行购买。

 

下一期介绍免疫抑制剂,口服粘膜保护剂,新型植物制剂。

 


科学〡客观〡严谨〡公益

泌尿疑难病研究

诊断〡治疗〡康复〡健康咨询

 
 

 

2021年12月27日 08:45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