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尿症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与间质性膀胱炎的关系

首页    治疗相关    夜尿症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与间质性膀胱炎的关系
 

副本_王亮_公众号封面首图_2020-01-31-0.png

 

副本_百家号图_自定义px_2020-01-31-0.png

 

 

夜尿症定义为患者夜间因尿意醒来排尿≥2次。夜尿症是常见的下尿路症状,发病率高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常导致抑郁、认知功能障碍、情绪障碍、跌倒性损伤等并发症。夜尿次数过多、尤其是夜间入睡后至第1次排尿前的睡眠时间过短对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。多种疾病可以导致夜尿症,所以夜尿症并不是一种原发疾病。

 

尿量.png

 

一、患者自查病史如下: 

 

1.总尿量增加:多尿症患者日间和夜间均存在尿量增多,常见病因有睡前饮水过多、糖尿病、尿崩症、原发性烦渴症等;一些药物也可以引起多尿(如皮质醇、β-肾上腺受体拮抗剂、甲状腺素、抗抑郁药、抗癫痫药等)。

 

2.夜间尿量增多:精氨酸加压素(AVP)分泌昼夜节律异常。一般AVP在凌晨达到顶峰从而抑制肾脏产尿,而有些患者丧失了这种节律,导致肾脏生产更多尿液。注意女性对于AVP的变化更敏感。

 

3.功能膀胱容量减少:病因包括间质性膀胱炎/膀胱疼痛综合征、膀胱过度活动症(OAB)、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(BPH)、神经源性膀胱等,均可导致功能膀胱容量减少。有些药物也可产生此作用(如氯胺酮、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等)。

 

4.睡眠障碍或紊乱:失眠症、睡眠呼吸暂停、发作性嗜睡病、周期性腿动、唤醒障碍等原发性睡眠紊乱可以引起夜尿症。心力衰竭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内分泌失调、神经系统疾病(帕金森)、妇科病(如子宫脱垂等)、精神病(如焦虑症、抑郁症等)等也可产生睡眠障碍,进而导致夜尿症。 

 

二、患者自查项目如下:

 

副本_百家号图_自定义px_2020-01-31-0(3).png

 

患者自查:排尿日记可以作为夜尿症诊断与鉴别的重要依据,推荐患者连续记录72 h。排尿日记有助于医生获得以下重要参数:① 夜间排尿量;②夜间排尿次数; ③夜间多尿指数; ④夜尿指数; ⑤预测的夜尿次数; ⑥实际的夜尿次数; ⑦夜间膀胱容量指数。这些参数能鉴别出大部分的多尿症患者。

 

检查检验:尿常规、尿培养、肝肾功能、血糖、血电解质。患者先行尿流率、残余尿等检查,必要时行有创尿动力学检查。这些检查检验可以有效排除尿路感染、脏器相关疾病、膀胱原发疾病等。

 

三、治疗概述

 

(一)改变生活方式是重中之重

 

副本_百家号图_自定义px_2020-01-31-0(1).png

 

①限制饮水,睡前限制液体摄入,特别是酒精或咖啡;②提高睡眠质量;③注意夜间保暖,增加皮肤血供,减少尿液产生;④适度运动、抬高下肢,以减少水潴留;⑤OAB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,如延迟排尿等;⑥盆底功能锻炼;⑦睡前尽可能排空膀胱,某些患者可在睡前行间歇导尿或留置尿管。

 

(二)口服药物治疗

 

副本_百家号图_自定义px_2020-01-31-0(4).png

 

1.α受体阻滞剂:常用的有坦索罗辛、多沙唑嗪、特拉唑嗪、赛洛多辛等。对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夜尿症患者推荐使用。

 

2.M受体阻滞剂:适用于夜间膀胱容量减小的患者,但对于器质性容量减小患者无效,如间质性膀胱炎、氯胺酮相关膀胱炎、结核性挛缩膀胱等。常用的有索利那新、托特罗定等。对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夜尿症患者推荐使用。

 

3.人工合成精氨酸加压素:目前临床常用DDAVP。可用于治疗夜间尿量增多、膀胱容量减小、排尿次数增多的成年夜尿症患者,在合并夜尿症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效果明显。该药物需严格在医师指导下使用,特别是女性患者。

 

4.利尿剂:该类药物不常用,原理是减少体液量,一次进一步减少夜尿量。常用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、呋塞米等,推荐上午使用。总体上该类药物更适合心衰、高血压患者。

 

5.药物联合治疗:α受体阻滞剂+M受体阻滞剂;氢氯噻嗪+特拉唑嗪。以上方案适合于男性前列腺增生症伴有明显夜尿者。

 

6.其他药物: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夜尿症状明显呈负相关,提高内源性褪黑激素水平可能是一种预防和治疗夜尿症的方法。常用的褪黑激素为美拉通宁。

 

(三)灌注药物治疗

 

副本_百家号图_自定义px_2020-01-31-0(5).png

 

1.Tri-DMSO:适用于间质性膀胱炎、高敏感膀胱、慢性膀胱炎、器质性膀胱容量减少(挛缩膀胱)导致的夜尿症。该类药物能降低膀胱高敏感性,减轻及间质肌层炎症,抑制膀胱壁纤维增生,有效保护逼尿肌。约90%的患者使用后明显减少夜尿次数。副作用是首次使用刺激性较大,但多次使用后刺激性减小。

 

2.糖胺多糖:常见药物有肝素、透明质酸钠、硫酸软骨素。这类药物能弥补膀胱粘膜表层的破损,减轻膀胱壁层的刺激。

 

3.联合方案:利多卡因+庆大霉素+肝素,对30%的慢性膀胱炎伴有夜尿症患者有效;安索隆+Tri-DMSO对伴有尿道尿意症状、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患者有效。

 

(四)外科治疗

 

副本_百家号图_自定义px_2020-01-31-0(6).png

 

存在不稳定膀胱的患者可行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(BTX-A)注射或骶神经调节(SNM);存在膀胱挛缩(小于100ml)的患者可行膀胱扩大术或尿流改道术。

 

 

640.png


 

间质性膀胱炎研究

科学〡客观〡严谨〡公益

间质性膀胱炎/膀胱疼痛综合症

诊断〡治疗〡康复〡泌尿系统感染咨询

知识宣讲〡治疗指导〡前瞻研究

 
2020年1月31日 20:50
浏览量:0